企业对 API 资产缺乏全面的可见性,更加难以清晰掌握通过 API 传输的敏感数据。内部业务、对外开放和三方集成等多场景及快速更迭的业务形态也导致 API 频繁变化,进一步增加了梳理的难度。
API 作为数据交互的核心通道,其调用过程中的数据流向往往缺乏透明化追踪。例如, 跨 API 交互的数据难以感知,敏感数据可能在共享后违规导出或二次封装,而泄密事件发生时无法明确泄露范围、时间和责任主体。此外,传统 API 资产识别及审计手段难以覆盖传输、访问和共享全链路,导致数据泄露或异常访问难以及时发现。
业务类型的复杂性使得企业难以将 API 与具体的业务场景关联,进一步增加了风险识别的难度。在数据流转方面,企业往往只能看到片段的流转链路,无法实现全链路的追踪和监测,这种局限性进一步导致企业对于 API 的数据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足,使得难以充分感知 API 资产自身的脆弱性、外部攻击威胁以及内部异常行为,导致数据安全风险长期处于“未知”状态。
API 资产识别的不全面、涉敏数据认知不足、业务逻辑的复杂及频繁变更以及技术环境与资源限制,使得企业缺乏统一的安全执行规范,权限分级、访问控制、敏感数据脱敏等机制执行难以落地,从而难以形成从资产识别、持续防护、风险监测及响应等环节的有效闭环。
原点安全 uDSP 通过资产识别引擎自动发现、识别 API 站点、服务和端点,深度解析 API 请求参数与响应结构。通过敏感数据识别引擎,自动识别、标记 API 请求/响应中的敏感数据类型,并支持自定义敏感数据识别规则和数据分类分级标签。企业可以通过 uDSP 构建 API 资产目录,全面掌握 API 资产和敏感数据的分布与状态。
全域动态追踪,数据流转从片段到全链路原点安全 uDSP 提供全域数据流转可视化能力,实时追踪数据流转链路,全面掌握数据的流向、位置、供需关系、暴露风险和合规风险。通过数据流转链路,企业可以清晰了解哪些端点流出了敏感数据,流出的数据来源于哪里,流入的数据去向是哪里,流入的数据是否已纳管等关键信息,从而有效防范数据泄露风险。
全面多维感知,数据风险从未知到已知原点安全 uDSP 提供多维数据安全风险分析与实时监测能力,通过脆弱性检测引擎、威胁检测引擎、异常行为分析引擎和告警通知引擎,全面感知 API 资产的脆弱性、威胁攻击、数据访问异常行为等风险。企业可以通过自定义 UEBA 告警、精确阈值告警等功能,实时监测数据安全风险,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行为。
低摩擦治理,提升技术落地可行性原点安全 uDSP 提供旁路部署和串联部署两种模式,旁路部署模式无需侵入现有系统,即可实现全域数据流转可视与多维数据风险监测;串联部署模式则通过多种管控接入机制和产品组件,实现低摩擦按需精准管控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,灵活选择部署模式,确保数据安全方案的高效落地。
精细化策略,增强数据风险管控能力原点安全 uDSP 提供精细化的 API 访问控制策略,支持基于用户、角色、客户端 IP、请求参数、数据类型等多维度的访问控制。同时,uDSP 提供灵活高效的数据脱敏策略,支持请求脱敏、响应脱敏和请求复敏,确保敏感数据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。
分布式架构,一体化管理,降本增效原点安全 uDSP 采用分布式集群架构设计,API 监测和管控组件计算资源可以灵活扩展,集群架构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性,同时又能够实现统一管理,避免多套 API 监测和管控产品并行建设带来的管理、运维复杂性和成本冗余,低成本、高效率满足数据安全要求。